近日,记者在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中央方村见到了李含高。
有些耳背,但操着一口方言的李含高中气十足。要不是旁人介绍,记者很难将他与104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因为当天天气不好,老人并没有出门,待在家里看电视。婉转的戏腔将一个个经典故事娓娓道来,沉迷其中的李含高,手脚不时地跟着节拍摆动。
爱看戏曲关注时事
“我爸爸是个十足的戏迷。”老人的大儿子李全贵笑着介绍,除了日常追着央视戏曲频道,李含高还常常一个人搭车,到衢州城区的天妃宫“追剧”,“什么时候有戏曲表演,他都很清楚,基本场场不落。”
104岁的老人李含高
李含高说,戏曲好听好看,故事内容丰富,“每次心无旁骛看完一场演出,感觉自己内心都很充实愉悦。”
和李含高做了几十年邻居,李大哥对他也颇为了解,“老人很关心时事新闻,我们小的时候,他就常常跟我们说一些以前打仗的事,袁世凯当了几天皇帝他都清楚。”
“我活了这么大,经历了不同年代,今天的日子过得最好最幸福。”李含高说,每天打开电视,除了看戏曲,就是看时事新闻,对于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他都十分关注,“毕竟这和我们的生活相关。”
生活规律爱吃肉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位百岁老人就是家里的“团宠”。李含高的房间里常年堆着不少补品、水果、牛奶、奶粉等,晚辈经常来看他,补品也是他们带来的。
李含高居住的老宅对面是他两个儿子的家,目前老人的生活基本自理。十多年前,他的老伴去世,他开始在两个儿子家轮流吃饭。
关掉电视,正值午饭时间,大儿媳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他。
104岁的老人,身子骨硬朗,走起路来步伐矫健。李全贵告诉记者,他父亲原来还有胃痛的毛病,现在生活规律,胃病养好了,也没有其他的基础病,身体看着反而比早些年更好了。
“爸爸不挑食,最爱吃猪肉和鸡肉,每顿都必须有肉。”大儿媳笑着说,因为老人牙口不好,所以家里人习惯把肉炖得很软烂,或者做成肉末丸子,“每顿就一碗饭,肉、菜都吃一些,他自己把控得很好,再好吃也不会多吃的。”
李含高的生活作息时间均有规律,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饭。不下雨的话,他要四处走走,到点按时回家吃饭。老人有几个常年固定的麻将搭子,只要天气好不下雨,下午他就会走上一公里到村里的麻将馆打麻将。几个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聚在一起,打麻将聊天,消磨时间也能锻炼脑子。
干活勤快闲不住
午饭后,李含高见儿媳在剥虾,也坐下帮忙。
说起自己的父亲,“勤快”两字,李全贵脱口而出。
“以前都是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还在外面干活,活到老干到老。”上世纪2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了太多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力所能及的活他都会干,90多岁的时候还爬山挖笋带回家,25公斤重的大米坐公交车从镇上扛回来,还帮着种地、喂鸡等。
李含高2岁时,其父就过世了,后来母亲改嫁又孕育了别的子女,家庭条件一直比较拮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几岁时李含高就在别人家里打长工。20多岁时,他学会烧制砖瓦,这门活他一直做到了80多岁。
李含高虽然从未上过学,不识字,但脑子比较灵光,愿意花心思学习总结,种地养殖也干得出色。年轻时,干体力活,村里没几个人能比得上他,在人民公社时期,他还曾担任生产队长。
因为家贫,老人30岁出头才结婚,孕育了两子三女,靠着勤劳的双手养活一家人。“爸爸在家里就是一家之主的角色,以前妈妈都是围着他转,到现在他说什么我们也都听他的。”李全贵接着解释,“爸爸的脾气比较好,主要是他说的话很有道理。”
在子女心中,老人脾气比较温和,心态很好,基本上没见过老人有过大喜大悲的时候。教育儿女,他不会长篇说理,都是言传身教。日常生活中,老人也从不与人争吵,遇事从不斤斤计较,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左邻右舍的口碑也好。
(责任编辑: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