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63年起,我就开始收集宣传雷锋精神的文献,目前收集的书籍、明信片、宣传画等达2.7万件,17年来,雷锋文献馆一直免费向社会开放。”3月3日下午,在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弘扬雷锋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雷锋主题读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图书馆举行。夏天德也应邀参加,老人为广大书友分享了他61年来践行雷锋精神的故事,让大家深受感动。
夏天德老人
七旬老人践行雷锋精神
一幅幅照片、一张张邮票邮品、一本本图书杂志、一枚枚书签、一块块纪念章……在雷锋主题民间藏品展现场,各式各样的雷锋文献、实物吸引了不少书友驻足观看。据悉,这些藏品都是由夏天德老人提供的,大家被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深深触动。
在随后的阅读分享会上,书友围绕雷锋精神、雷锋精神与民族精神、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期如何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等进行了热烈的阅读分享。
活动现场
“弘扬雷锋精神,应该从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虽然已经79岁,但夏天德老人口齿清晰、声音洪亮,他向书友们讲述了自己如何践行雷锋精神,如何用雷锋精神来传承红色基因,以及怎样把宣传红色文化作为一种自觉行为。
活动中,夏天德老人还和书友们进行了互动,现场气氛热烈,点燃了大家的热情,老人坚持不懈学雷锋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大家。夏天德老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应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扬长避短,为人民服务。
夏天德老人(左四)在讲解
历经几十载办雷锋文献馆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同志因公殉职。1963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夏天德刚刚18岁,还在中学读书。为更全面学习雷锋精神,他特地到新华书店买了《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两本书和宣传雷锋事迹的连环画等,在学校开设了“学习雷锋图书角”。
20岁那年,夏天德到新洋农场插队劳动,又在农场开设了“学习雷锋图书室”,带动知识青年和当地群众一起开展学雷锋活动。后来,夏天德招工进了盐城市胶鞋厂,他把“学习雷锋图书室”又办到了工厂,无偿向身边的工友、邻居开放,带动周围的人学习雷锋精神。
20世纪80年代初,夏天德发现有人说雷锋精神过时了,他心里很焦急。夏天德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都应该薪火相传。由于企业改制,夏天德夫妻俩提前退休。他加入全国雷锋联谊会,与各地联系收集宣传雷锋精神的文献。
夏天德还经常到古玩市场、旧书摊“淘宝”。一次在北京古玩市场的一个地摊上,他意外发现《雷锋的童年》《战友忆雷锋》《永恒的雷锋精神》等12本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有关雷锋的书籍,夏天德一咬牙,花400多元把书全部买下来。2007年8月15日,夏天德在盐城市亭湖区五星街道老虎桥菜场旁租了两间房子,办起盐城雷锋文献馆,向社会免费开放。
线上线下宣传雷锋精神
在展示有关雷锋的报纸、书刊、连环画、邮票、像章等藏品的同时,夏天德还每年花费上万元编印《雷锋藏苑》宣传材料,制作“雷锋志愿者”胸章、纪念雷锋明信片、宣传册等,向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居民赠送,盐城雷锋文献馆每年接待观众近万人次。
为了使雷锋精神深入基层,夏天德花费3000多元制作了20余幅展板到社区、学校、企业巡回宣传。他还积极发展雷锋精神文化收藏队伍,在乡镇建立了8个雷锋文献分馆。2008年10月,江苏省文明办前来调研,称赞夏天德“在全省率先建以学习雷锋为主题的文献馆,对宣传弘扬雷锋精神很有意义。”当年,盐城雷锋文献馆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学雷锋教育基地”。
夏天德老人(左一)在介绍藏品
近年来,夏天德托人建起了“盐城雷锋文献馆”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在线下开展展览的同时,还把雷锋事迹展览活动搬上网络,打破空间阻隔,传递雷锋精神。他不仅自己学习雷锋宣传雷锋,还带动了许多人学雷锋做好事。在盐城雷锋文献馆,夏天德保留有200多本登记簿,上面有数以万计前来参观学习者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