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的缓缓升起,社区街头巷尾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演出宣讲,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明生活;他们风雨无阻奔走在大街小巷,开展义务巡逻;他们调解邻里矛盾纠纷,清理小区环境……他们就是由包头市青山区离退休党员干部组成的社区“银发合伙人”。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引导激励广大离退休党员干部继续发挥作用,青山区先后实施“银发红心·国企离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青山不老·银发红心”离退休党员干部服务地区发展等项目,通过规范离退休党员干部党组织建设、教育管理、服务保障、作用发挥等制度机制,有效推动离退休党员干部融入基层治理。
离退休党员干部协助社区铲除小广告。(来源:包头市青山区委组织部)
唱响传播党的声音的“银发之声”
在青山区先锋道街道哈达社区,近90岁高龄的陈文学每天奔走在各个社区、中小学校,只为将他心中的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他是青山区离退休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更是众多致力于宣传党的好声音的离退休党员干部的缩影。
近年来,青山区在创新离退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优势特长,引导退休干部、医生、法官、教师等“银发人才”,重点围绕科创、医疗、教育、普法等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热点内容,深入社区、农村、机关、企业、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和艺术展演。目前已有130余名青山区离退休党员干部主动加入“五老宣讲团”“银龄讲师团”等宣传宣讲队伍,开展各类宣传宣讲1000余次,为更多党员群众传播了党的好声音,用自己的方式唱响了时代的“银发之声”。
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太极拳展演。(来源:包头市青山区委组织部)
凝聚助力基层治理的“银发之力”
在青山区富强路街道丰产社区,刘文英带着她的“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又开启了新一天的“管家”之路。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社区的日常巡逻、街坊邻里的矛盾调解都在他们的服务范围,独特的蓝马甲和蓝马扎已成为他们最亮眼的标识。
近年来,为破解各街道治理难题,青山区积极开展离退休党员干部“摸排建库”行动,根据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因素,建立离退休党员干部分类管理信息台账,组建“银龄达人库”,为基层治理、地区发展储备“银龄”力量。先后发掘400余名党性强、威望高、乐于奉献的“银龄先锋”,担任民情观察员、矛盾调解员、政策宣讲员、楼栋长、网格员等,参与义务劳动、环境整治、“红色物业”创建、治安巡逻、政策宣传、文艺演出、居民矛盾纠纷解决等各种志愿活动3000余次,设立积分兑换机制,以志愿服务兑换生活物品或家政保洁、个人护理、康养照料等为老服务。
汇集温暖小区邻里的“银发之情”
青山区自由路街道文昌社区的李淑玲阿姨一大早就带着她的“精致姐妹团”到文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始了合唱排练,她们即将受邀在社区“邻里节”的活动上表演,排练结束后,她们还会去楼下的“老少乐园”取上热腾腾的饭菜为社区里的高龄孤寡老人提供“配送”服务。
为破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青山区在探索普惠性养老服务,加大助餐、助洁、家政服务、康养照料等为老服务专业机构培育引进力度,搭建“机构—社区—居家”三级为老服务体系,在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实施“银龄互助”计划,组织相对低龄的离退休党员干部与高龄老人“结对”,开展互助式养老。同时,以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为目标,制定小区邻里党建工作实施方案,注重精神文化养老,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丰富文体活动内容形式,扩大老年教育资源及文化体育服务质量供给,形成组织在小区建强、自治在小区落地、力量在小区聚集、矛盾在小区化解、服务在小区提供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
来源:内蒙古学习平台 作者:徐畅 作者单位:包头市青山区委组织部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