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儿找老魏!”这是上海市宝山区淞南镇五村一居小区居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群众口中的“老魏”,是80岁的老党员魏刚,他的“魏刚人民调解工作室”为群众搭建起了“连心桥”。宝山区依托“宝山荟”离退休干部党建品牌,汇聚500余名银发人才,在理论宣讲、社区治理、调解纠纷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去年12月,上海市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印发以来,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全面深入推动其落地见效,坚持党建引领老干部工作向基层延伸,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坚持政治引领 深化政治理论学习
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学习贯彻《实施意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政治引领,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
静安区委老干部局以“静老思政”党建教育品牌为抓手,深耕区域红色资源,推出集“学习、教育、传承”于一体的5条“静老红途”思政研学线路,着力把研学线路打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活教材。
普陀区委老干部局依托“普老汇”党建品牌,联手区纪委监委、“靠谱老字号”区域老干部工作共同体等单位, 推出“普老倡廉”特色项目,以学筑廉、以说传廉、以文倡廉、以贤示廉。
青浦区委老干部局创设“上善银辉”党建品牌,引领区域联动,加快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共同体建设,联合举办“学思想强党性 同舟奋进谱新篇”“红心向党聚合力 银龄生辉绽芳华”等主题活动,推动老干部工作由演好“独角戏”向唱好“大合唱”转变,着力绘就最美“同心圆”。
加强组织建设 凝聚银发力量
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认真学习领会《实施意见》精神,聚焦“加强组织建设”这一关键论述,已先后开展两轮“六好”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共命名800余个“六好”示范党支部,其中市级层面的有208个。
市科技系统在市委老干部局指导下,将党建与服务相结合,把“支部建在块上”:将科技系统各单位老同志按居住地划分片块,并在片块上建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兼任片块的组长,同时担起党支部工作和服务管理工作两副担子。
崇明区在流动党员较多的浦东、杨浦、静安、宝山等区,探索建立“两地管、双落实”工作机制,建立“银飘”党小组,鼓励流动党员在居住社区就近发挥优势作用。
在市教育卫生系统中,各高校开展区域共建,成为“区域老干部工作共同体”成员,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海电力大学离退休干部党委主动与街道对接,商讨为老合作项目。上海政法学院组织老同志参加共同体举办的书画摄影展等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献智出力 助力人民城市建设
全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实施意见》融入改革发展大局中,组织引导有相关专长的离退休干部党员献智出力,坚持党建引领离退休干部党员广泛参与人民城市建设,为构建城市治理共同体赋能助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对他们表示亲切问候并提出殷切希望。备受鼓舞的广大老同志纷纷表示,要牢记嘱托,学习宣传贯彻好回信精神,永葆入党初心,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服务中心,为人民城市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献智出力。
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系统是上海产业工人的发源地和集聚地,产业战线老同志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经验。老同志发挥熟悉经济产业的优势, 在参观上海工业博物馆阶段展后,提供了20余条筹建博物馆的意见建议,捐赠了一批物品。他们还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十五五”规划座谈会和该市召开的推进新型工业化座谈会, 为新一轮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市委办公厅、市纪委监委、市司法局、市检察院、市监狱局、市委党校、上海海关等市级机关老干部工作部门,联手动员一批热心公益、专业素养较高的区域单位老同志,加入社区治理智囊团、“汇新知”讲师团、社区治理助力团等,践行“银发生辉献余热 桑榆未晚践初心”的担当。(沪老宣)
来源:中国老年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