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迎来了学期的最后一天,由诸暨市陶朱街道联合村的老干部俞根土、张信祥、俞立人等人组成的银发护卫队,早早来到红门完小校门口的校车上,开始为孩子们乘车护航。
前些年,村里的小学并入5公里外的红门完小,虽说上下学有车接送,但由于村里没有停车场,接送车只能在村道边上停靠上下学生。学生活泼好动,常常忘记遵守交通规则,任意横穿马路,十分危险。“每天上午7点和下午4点是这条村道的交通高峰期,车辆多、车速快,所以专人管理很有必要。”俞立人说,于是,在2012年由村关工委牵头组建了银发护卫队,其中老干部俞根土为组长,老教师俞立人为副组长,5名成员为中坚力量,40多名老同志为参与人员。
据了解,全村78名小学生每天分乘三辆接送车、分三趟次上下学。其中花山、前店黄、朱家三个自然村村道情况尤为复杂。为此,银发护卫队分成三组,定时定点做好护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俞立人有个信息“百宝箱”,详细记录着学校领导、村干部、驾驶员,以及家长的电话号码。他介绍,在接送学生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问题,有了联系方式就方便护卫队成员及时沟通、及时处置。比如车辆行驶途中,有学生吃烧烤、棒棒糖等,一旦车辆急刹,容易发生竹签刺入口腔的事故。护卫队在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后加强了安全教育,并在车上张贴温馨提示,排除安全隐患。
有了这支护卫队,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养成了文明乘车的好习惯。与此同时,村里也花大力气完成了三个接送点候车亭的建造工作,以方便学生候车。村民陈华琴告诉记者:“我们夫妻俩早出晚归在厂里上班,孩子有了银发护卫队的照看,心里就踏实多了。”
来源:诸暨市委老干部局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