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山东滨州市以“银龄行动”为核心载体,通过七个维度系统化推进机制,构建起覆盖党建引领、组织保障、人才开发、服务创新、资源整合、政策护航、品牌赋能的老年社会参与全链条,让3.7万银龄志愿者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生力军。
党建领航强根基,银龄先锋树标杆。创新建立“银龄行动党建联合体”,将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打造“一刻钟党群服务圈”。通过“双报到”机制,推动11000余名老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组建“银龄先锋宣讲团”,开展红色教育300余场次。在“渤海银辉之家”等84个党建阵地设立“银龄行动服务站”,形成“群众点单—组织派单—银龄接单”服务闭环。
组织网络织经纬,银龄矩阵聚合力。构建“市—县—街道—社区”四级银龄行动指挥体系,建立专项联席会议制度。创新“银龄智库”“银龄调解团”“银龄顾问团”等各类特色组织,培育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在网格治理中推行“银发楼长制”,老干部党员在基层党支部任职比例达22%,实现老年组织社区覆盖率80%的目标。
人才开发筑高地,银龄智库释潜能。建成市级“银发人才数据库”,入库专家型银龄人才2300余人。举办“银龄人才双选“”,促成老年专家与多家单位签订技术顾问协议。在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组建“银龄攻坚队”,开展技术攻关。创新“银龄导师制”,组织老工程师与青年创客结对培养,传承“工匠精神”。
服务创新拓维度,银龄赋能创价值。打造“银龄+”服务生态圈:建立互助养老平台;开发“乐龄云课堂”线上教育项目,惠及老年人;组建“银发调解团”化解矛盾纠纷300余件。创新“银龄创投大赛”机制,孵化“黄河大妈巡逻队”等特色项目,年服务达2.4万场次。
资源融合建生态,银龄联盟聚动能。构建“政府引导+慈善支持+市场参与”的资源整合模式,募集慈善捐款2788.35万元,与6所高校共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吸引32家涉老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创新“低龄助高龄”服务链,培育“活力银龄”志愿者2800人,开展代际技术传承活动。
机制保障筑根基,银龄政策强支撑。将老年社会参与纳入专项规划,开发适老化培训课程。构建“法律援助+权益保障+风险防控”三位一体保护机制,保障参与者合法权益。
品牌塑造亮名片,银龄文化润心田。打造“闪耀滨州”银龄IP矩阵:“老魏工作室”创新社区微更新模式,“黄河大妈”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名片,“银烁调解室”纠纷化解率达92%。举办各种形式的银龄文化节,通过书画展、技艺展演等形式展现当代老年价值,相关活动吸引2万人次参与。
通过“银龄行动”的系统化推进,滨州激发老年群体“二次人口红利”,形成“老有所为”与“老有优为”的良性互动。下一步将深化“数字银龄”建设,充分利用好各种智慧化参与平台,让更多银发智慧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鲁滨)
来源:中国老年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