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茂名市,近5万名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业特长,助力茂名非遗宣传推广和保护传承,全面提升城市文化魅力。
强化宣传
传递文化薪火
该市组织在党建、文化艺术、宣传教育方面有专业特长的老干部组建非遗宣传队、非遗宣讲团,进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宣讲冼夫人信俗、化橘红中药文化、杨筠松文化等,讲述潘茂名传说、陈鉴故事、宋忠烈侯黄十九故事、茂名博贺疍家婚嫁习俗等,让人们了解历史,增强文化认同。
各级老年大学学员,老干部活动中心摄影、书画协会会员创作与非遗有关的作品,推出“茂名非遗+”系列短视频及摄影展、书画展,展示茂南洪拳、高脚狮、信宜六双花灯、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等非遗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文艺爱好者通过舞蹈、戏剧、歌咏等形式,展示茂名非遗的独特魅力。化州市老年大学艺术团群星舞蹈队将非遗舞蹈《跳禾楼》改编成《舞出禾楼新风采》,在2024年广东省广场舞大会中展演,获得好评,舞蹈队也获评“十佳团队”。
立足保护
赓续历史文脉
各级老战士联谊会、关工委、老促会、老科协、老体协、老年协会等涉老组织,组建非遗研究小组,加强与宣传、文化旅游、党史地志等部门的联系,深入各县(区)、镇(街)、村进行普查、挖掘、研究,深度参与编写茂名非遗书籍。老干部组织开展各种专题调研及座谈会,在非遗申报、保护、管理、利用等方面建言献策。
该市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阵地,成立老干部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推进非遗更好地融入日常。具有法律专业特长的老干部致力于普及非遗保护知识,具有医疗专业特长的老干部则推广中医药文化。市老干部法律及健康咨询服务站自2022年5月启用以来,共提供免费专业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中医诊疗等服务90多场次,惠及老干部600多人次。高州近1.2万名离退休干部“再上岗”,将非遗保护与绿美茂名生态建设、美丽庭院建设、农耕文化挖掘相结合,守护文化根脉。
老干部发挥非遗“活教材”作用,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展非遗文化公益培训、手工沙龙活动,带领广大青少年走近非遗,体验扎染、电白贝雕、信宜竹编、高州木刻画等制作技艺,领略信宜山歌、高州八音锣鼓、电白民歌的独特风韵。各级银发人才库、银发人才工作室、老科协联合高校力量,收集非遗资料,建立数字档案,以图文、音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深化非遗保护。
串珠成链
拓宽银发经济圈
该市以老年教育为钥匙,打造“行走的课堂”,积极发展老年“游学养”事业。市委老干部局联合市、区两级文旅部门策划推出“非遗+文明出行”“非遗+老区行”“非遗+科普行”“非遗+康养”等系列活动,组织老干部走进非遗传承基地、非遗工作坊,学知识、看变化、促发展。
联动乡村打造“年例文化体验线路”“庙会文化体验路线”,带领老干部深度参与当地民俗活动,推动传统民俗从“乡土盛会”转变为“文旅名片”。在今年3月启动的“首届百越非遗年例文化活动”中,茂名市油城老年大学艺术团表演的非洲鼓《布谷鸟》、尤克里里《秋蝉》等节目,为传统民俗注入现代活力。(阮志定 何火权)
来源:中国老年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