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金水达在维修电压力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华 摄)
左手压紧弹簧,右手夹起卡簧,5月18日,在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道都市桃源社区,银发志愿维修队队员、75岁的金水达一卡、一按,随动阀便恢复正常。“这个智能电压力锅,我折腾了四五天,总算搞定。”他乐呵呵地说,“今天是维修队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这算是维修能力提升的标志,值得纪念。”
维修队共有7人,最大的75岁,最小的68岁,平均年龄近70岁。小到充电宝,大到汽车,他们“盘活”了近百件器物。
2024年5月,看到邻居为电器损坏而发愁,金水达冒出一个念头,“何不成立一支维修队,自己发挥余热,也能帮上邻居们。”退休前,金水达是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实训老师,教汽车、电器维修技术。这一提议迅速得到响应,熟悉内燃机的李宁一、会电工的李本浩、懂电焊的计志文等人很快报名,社区还在17栋架空层开辟服务站。大家约定,仅收取配件成本,不收维修费用。
“我们虽然头发白了,但心不老,要利用所学所长服务群众。”2岁时因为外伤右眼落下残疾的计志文笑着说,“我手脚还算利索,修个电风扇不在话下。”
志愿者们的维修故事,居民们津津乐道。“汽车停太久无法启动,金师傅两分钟修好,帮邻居救了急。”都市桃源小区退休职工工会小组组长肖继华说,大家把志愿服务当作事业,排了值班表,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连大年初一都有人坚守。
随着智能化设备的普及,维修难度也在提升。“我们不能让邻居们失望。”志愿者张汉林说,大家经常学习最新家电知识,遇到难修的一起琢磨。翻看维修记录本,他们修了不少新玩意:智能马桶盖、扫地机器人……居民韦秋元在这修过好几件小家电,他说,“打印机坏了,修理店无法修好,金师傅一拆开就找到了问题,当天就修好了。维修队帮邻居,大家很感激。”
“通过修东西,大家熟悉起来,邻里之间感情也深了。”维修队成员易光平说,很多居民捐献维修工具,包括螺丝刀、管钳等,居民周付平还一次性捐赠了15件。
5月18日9时许,计志文带着一身汗来到服务站。“刚把小区花园的彩灯带安装好。晚上灯光闪烁,可漂亮了。”他说,“志愿服务让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很开心。”
正说着,一颗螺丝掉到桌子底下,金水达招呼岁数小点的易光平帮忙寻找。“我们眼睛有些花、耳朵也有点背,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仍然有信心,要风雨无阻为居民服务下去。”
都市桃源社区居民们夸赞说,好一支银发维修队,昂扬的精气神,满满的正能量。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
下一篇:安徽:四部门联合开展“银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