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艺新街道“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银发志愿者坚持党建引领,坚守初心使命,热心公益事业。近年来,在“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党支部书记张冬香的带领下,271名平均年龄为64岁的银发志愿者组成了19支“红色调解队”,共调解家庭、民事纠纷3923起。他们聚焦联系群众过程中存在的民生问题,将人民信访矛盾化解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始终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展现出银发好“枫”景。
银发志愿者收到锦旗 梁智玲 摄
独特工作法温情暖心
67岁的吴爱香是“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的一名党员志愿者。退休前,她在焦作市一家企业工会工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2019年,她申请加入“冬香好妈妈”银发志愿者团队,开始参与帮扶矫正罪错未成年人,帮助人民群众调解各种矛盾纠纷。
2019年,山阳区检察院“冬香好妈妈”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站挂牌,吴爱香和其他党员志愿者联合起来,参与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临界预防帮教、被害人心理疏导等事项。当年,小廖(化名)因为盗窃,被山阳区检察院移交到“冬香好妈妈”工作站接受教育帮扶。吴爱香和小廖之间长达两年之久的帮扶故事就此展开。
吴爱香先了解小廖盗窃的原因及其家庭情况,寻找对其进行帮扶教育的切入点。与其家长见面后,她得知因为小廖年纪轻轻不务正业,家人对其充满了怨恨。
“冬香好妈妈”工作站推出的“四四八”工作法,银发志愿者称其“好用、有效”,吴爱香在帮扶小廖的过程中得以运用。记者了解到,所谓“四四八”工作法,即“四用”,用心、用情、用力、用法;“四精”,精心、精细、精致、精准;“八位一体”,是以市级以上“最美家庭”的老党员参与、检察官监督、爱心企业关护、社工师带教、法律工作者普法、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介入、监护人辅助这样的方式配合帮扶。
吴爱香一次次对小廖家人进行开导,使他们成为小廖重拾生活信心的主要力量。同时,她还从学习、生活、心理辅导等多方面为小廖量身定制了帮扶计划,想尽办法与小廖多接触、多见面、多沟通,以此监督、鼓励其改变。在真情温暖中,小廖渐渐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愿意接纳、融入社会。“在我走了弯路时,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尤其是吴阿姨,她的帮助像一缕阳光,照亮我的生活。”12月14日,面对记者,小廖由衷地说出这些话,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真情暖心,迷途知返。“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的银发志愿者各具特色,他们在工作中发挥特长,从生活、法律、家庭等多方面“春风化雨”,帮助犯错的未成年人重新走上正确的道路。吴爱香、安忠杰、陈春玲、王静等一个个志愿者的名字,被辖区居民所熟知。
银发调解员长期“在线”
2021年6月,“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在山阳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设立了调解工作室,张冬香带领数十名银发志愿者轮流值班,践行“人民调解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热情为人民服务,真诚为群众解忧。自调解工作室设立以来,银发志愿者累计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余起,解决了人民群众的不少烦心事。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的核心工作就是家事调解。2018年,山阳区新城街道柳庄村城中村改造拆迁,一名中年妇女因为家庭琐事等问题,面对工作人员时情绪失控,一头撞到墙上以死相逼。“冬香好妈妈”工作站接到调解通知后,银发志愿者立即前往调解,当他们赶到这户人家时,这名中年妇女向他们扔垃圾,拒接沟通。银发志愿者始终笑脸相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长达10个小时的沟通,最终调解成功。
诉前调解工作是一门学问,为提高工作质效,银发志愿者习惯随身带个小笔记本,上面不仅记录了工作日程,还记录了法律知识、典型案例调解技巧等要学习的知识。针对常见、多发的离婚、继承、抚养、赡养四类案件,他们总结出了“冷却降温法”“换位思考法”“双方互夸法”等诸多调解技巧,为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奠定了良好基础。
72岁的志愿者祁秀林说:“每一次调解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简单到深刻,我们对矛盾化解、对调解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银发力量践行“枫桥经验”
回顾历史,“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生动实践。7年多来,银发志愿者跑断腿、磨破嘴,深耕基层矛盾调解领域,与全市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定制式”“组团式”“互补式”服务,践行“枫桥经验”,积极贡献银发力量。
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预防为基点构建风险防控新体系、以党建为引领筑牢和谐稳定新防线、以人民为中心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善治为目标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将活力与秩序、维稳与维权有机结合,走出一条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银发志愿者融合法、理、情,在工作实践中探寻、总结出一整套优势做法。81岁失独母亲抱着儿子骨灰满腹委屈、76岁老人因家务事买来农药欲寻短见、12岁女孩青春期6次自残、中年夫妻婚姻生活鸡飞狗跳、9年邻里矛盾一触即发……这些听起来就很棘手的问题,银发志愿者毫不畏惧,只要群众有求助,他们就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细心分析、认真调解。
2018年3月2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召开全市加强家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现场会,向全市推广“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在矛盾调解过程中的好做法。当年,全市法院系统就以“冬香好妈妈”工作站为样板,孵化出了44家矛盾调解工作站。目前,全市已经孵化出200多家这样的矛盾调解工作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银发志愿者力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熠熠闪光。如今,“冬香好妈妈”工作站已发展成有19支“红色调解队”、271名银发志愿者的站点,他们共调解家庭、民事纠纷3923起,成功率达84%。2023年6月,“冬香好妈妈”工作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立法联系点。2022年、2023年,张冬香连续两年在河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焦作日报记者 梁智玲)
(原载于2023年12月15日《焦作晚报》B5版)
上一篇:孝老情 / 人才论坛
下一篇:福建永春:寒冬里为山区老人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