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才信息库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库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为老服务 > 老年餐桌 >
坚持12年的贴近、再贴近的老年助餐服务——关于雨花公益行动的调研
2024-03-29 11:03:24

以实施贴近再贴近的老年助餐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雨花公益行动已经走过了整整12年的路程。2023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民政部等11部门《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开篇就提到“扩大老年助餐服务。引导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老年助餐,推动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不仅雨花公益行动的工作内容,如办老年助餐公益餐厅、为老人行公益送餐服务、走入社区使公益助餐服务来到老人身边等等,都吻合文件要求;雨花公益行动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贴近再贴近老人的公益服务精神也非常吻合文件关于促使老年助餐服务便利可及的基本目标。

 

第一阶段:贴近需求,举办老年助餐公益餐厅

 

2011年9月,浙江杭州建德市的5位平民因为长期耳闻目睹老年人的生活不便,自发发起了第一家面向老年人的雨花公益素食餐厅,名叫“雨花斋”。这5人自愿出资供物出力,其中沈卫平自愿捐出自己的房产作为公益餐厅的场所。他后来因个人担保、涉入经济纠纷,遭人追债,但始终没有拿这套房产抵债。由此可以印证这些发起人的意志之坚定。

 

之所以选择做素食餐厅,叫“雨花斋”,是考虑到素食符合饮食清淡的老年人心身健康需求,更有提倡节俭、提倡环保、反对奢华浪费的深层意义。后来雨花公益餐厅受到了广泛推广复制和大众热烈欢迎,说明他们的这种饮食内容选择具有《方案》所说的老年助餐服务应“普惠性、多样化”、“优先供应大众化家常菜”的原则。

 

这个老年助餐的公益餐厅开业后,除了发起人外,先后感召了80多位人士前来做固定义工。同时,由于这是“不要钱吃饭”的新鲜事物,除确有需求的老年人前来就餐外,还吸引了许多看热闹的人也来吃饭,来检验这家公益餐厅是否名符其实的不要钱,会不会被吃垮。但第一家雨花公益餐厅完完全全经受和坚持了下来,从而引起了各地人士的慕名前来学习、观摩。

 

2012年9月,浙江德清市的一个家庭,母亲黄美仙、女儿王飞艳和女婿徐国梁出资,在当地从内容和形式上复制了全国第二家雨花斋公益餐厅;

 

2012年12月,常州的四位平民在当地发起复制了第三家雨花斋公益餐厅。

 

随后,民间自发复制雨花公益素食餐厅的浪潮席地而起,到2020年,全国已达到近千家之多。雨花公益餐厅大多提供午餐,也有许多提供早餐、午餐,还有少量能提供一日三餐,基本一年365天天天开业。共有800多万人次的义工投身其中,平均每天为近15万人次提供免费素食,其中七成以上是老人。2017年,成立了全国雨花公益餐厅的公益联盟———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雨花行动公益基金(以下简称“雨花基金”)。

 

在雨花公益餐厅广泛建立的浪潮中,第一家雨花公益餐厅的发起人率先推出12字的公益理念,并很快得到了各地雨花公益餐厅的认同:“由内向外,由亲向疏,由近向远。”

 

“由内向外”,在行动上,是指发起人,必须率先出钱、出物、出力,以此感召外资、外物、外力。而绝不能由外向内,更不能通过搞交易,依靠外在资源和力量建设雨花公益餐厅,那样的基础是不牢靠不稳定的。在思想上,是指发起人首先要以内在的纯洁的做公益的心愿指导外在的行为,不能以公益行动牟私。

 

“由亲向疏”,在行动上,是指所有义工,必须首先尽家庭的孝道,然后再投入雨花公益餐厅的工作,尽对社会的大孝。在思想上,是指要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亲情理念,培育大爱精神。

 

“由近向远”,是指首先要在周边就近建立雨花公益餐厅,然后再逐步延伸扩展。在思想上,是指心量要从眼前逐步扩展到长远和整体。

 

对于雨花公益餐厅,现在全国各地的官媒报道不胜其数。央视和人民日报疫情前就做过个案报道。人民日报2018年1月23日报道的标题是:【这大概是一家最傻的餐厅,5年提供近80万份免费餐】;

 

关于雨花公益餐厅的大型报道和专著:1,《中国文化报》2017年4月8日发表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委会的长篇调研报告《雨花是怎样汇成清泉的——关于雨花斋公益素食餐厅发起过程的调研》;2,《南方周末》2017年11月23日发表长篇报道《雨花斋:一个素食免费餐厅的成长奇迹  六年七百家 供餐千万份》;3,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课题组2021年9月于贵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雨花斋——一种新型的民间公益养老实践》

 

第二阶段  :贴近急需,雨花敬老家园的送餐到家和倾听陪伴及智慧养老

 

在雨花公益餐厅的运行过程中,雨花义工对10类来就餐但有特殊困难的老人一直给予特殊的注意和关心:1.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的“三无老人”;2.无配偶、无子女、无人照顾、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3.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空巢老人;4.领低保金或经济困难的老人;5.从农村到城市居无定所的老人;6.子女关心少、体弱多病的独居老人;7.80岁以上高龄、丧失或半丧失生活能力的老人;8.残疾、行动不便的老人;9.患智障、脑梗、糖尿病、癌症而需要关爱的老人;10.虽有退休金但孤独抑郁、渴求温暖和心灵慰藉的老人。

 

这些老人在因病因事不能到雨花公益餐厅就餐时,雨花义工会组织对他们的送餐到家。

 

2020年初,雨花公益餐厅的发展数量达到高峰,但疫情的爆发打断了这一进程。为防控疫情需要,雨花公益餐厅从那时至疫情解封,一直停业。停业刚开始,上述10类老人的吃饭问题就猛然凸显出来。全国各地的雨花义工都接到当地这些老人的紧急救助信息。对这些老人长期的每天送餐服务就成为雨花义工的最紧迫使命。

 

2020年2月23日,国家领导人曾在疫情防控会议上指出:“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3月,民政部发文,要求“对因疫情影响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要每天至少开展1次走访探视,根据实际需求提供必要帮扶”。根据这种精神,雨花基金经在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立项,倡导所有雨花公益餐厅,在疫情期间做出转型和升级,实施“雨花敬老家园”项目,其内容为:

 

一.在经当地党政部门的批准和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对老年人,特别是上述特困老年人,每日送餐到家。这是项目的核心所在。

 

二.要求雨花义工的每一次送餐就是一次探视,要达到对老人,特别是特困老人倾听陪伴的作用和效果,在倾听陪伴过程中,可以记录老人的畅想、回忆等资料,以帮助老人具备达观快乐的心境和加固生活的信心。

 

三.智慧养老,即为老人安装相关智能和电讯设备,帮助老人解决生活问题和遇有紧急情况时及时报警。

 

而后两项内容,雨花基金在疫情前已有了前期筹备和试点。

 

全国的各雨花公益餐厅。除受疫情影响、无力继续的外,都根据雨花基金的倡导积极实施雨花敬老家园项目。在此前后,雨花基金还分别支持和组织了社会层面经广泛发动的重点送餐服务行动。

 

一次是于2020年2月至2021年期间,支持由杭州市的雨花公益餐厅举办的“为未来的我送餐饭”的大型活动。取这么一个活动名称,为的是动员更多的年轻人走入关爱老年人的公益助餐服务行列。这场活动,在杭州26个社区内开展,参与的志愿者达3000位,送餐服务数量达96799人次。

 

一次是于2021年1月至2月期间,组织了“雨花敬老送餐到家春节行动”。共有33家社会组织(或志愿服务队)、16家社会企业申报参与了本次行动。活动覆盖15个省市、29个市、47个区、71个街镇、143个社区,2136名特困老人。从1月28日至2月24日,行动累计送餐38217份。

 

浙江省有5个城市参与了敬老送餐活动,分别是:杭州市、湖州市、台州市、温州市以及嘉兴市。活动覆盖了14个区;19个街道;60个社区。截止2月24日,累计为709位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提供了15713份餐食。

 

在实施雨花敬老家园项目过程中,送餐的雨花义工多次发现了老人出现的险情,及时抢救,转危为安;安装的智能电讯设备也帮助老人解决了很多生活问题。

 

雨花义工们也在实施雨花敬老家园项目中实践并丰富了“由内向外、由亲向疏、由近向远”的12字理念。

 

由内向外,在实施雨花敬老家园项目中,各自为战、人自为战的送餐服务,要求每个义工都成为发起人,都要率先出钱、出物、出力;要求每个义工都要有纯正的心态指导行动。于是,雨花义工在其中实现了化外为内,“我们人人都是发起人”。

 

由亲向疏,疫情期间敬老家园项目的送餐服务、倾听陪伴是比较频繁实施的,推动了他们实现将孝道扩展的目标,从而能够对他们服务的所有老人都产生亲人的感觉,化疏为亲。“老人都是亲人”!

 

由近向远,雨花敬老家园项目的送餐,是一种流动的雨花公益餐厅,直接将对老人的助餐服务拉入最近距离,化远为近。很多雨花义工因此爱上了对老人的送餐服务。

 

第三阶段:走进社区,建立老年公益助餐服务便利可及的生活圈和持续良性循环系统

 

在雨花敬老家园项目中,雨花义工的送餐公益服务等基本都有相对固定的区域,即使在疫情防控时期,当地老人和党政部门都力图与当地雨花公益团队建立固定的联系。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部门积极为雨花公益团队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在社区举办雨花公益餐厅,全面推进敬老公益服务。如上海宝山区张庙街道的雨花公益团队于2022年3月底上海开始封控始,根据当地政府要求,为一线抗疫人员和泗塘一村社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至当年4月5月上海解除封控,共提供餐食7万份以上。2020年12月17日,张庙街道为了更好地帮助泗塘一村特殊困难老年人,解决烧饭难吃饭难的问题,与雨花公益团队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在泗塘一村75号设立雨花食堂。从那时起,这支雨花公益团为社区近100位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助餐服务累计179500份,参加服务的志愿者达16425人次。

 

目前,全国有雨花公益餐厅(雨花敬老家园)600余家,其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与社区紧密合作开展社区助餐服务的有37家,涉及15个省份、25个地级市,合作社区共计144个。受益老人14.1万,累计助餐390万份,参与服务的志愿者1.7万,累计助餐服务71万人次。获得各级政府部门表彰28次,获得政府、社区资金奖励超过207.5万元,获得各级官媒报道超过140次(转载次数不计)。

 

实际上,对于走进社区开展老年公益助餐服务,雨花公益行动一直有着战略规划并在疫情前就开始了试点。

 

2017年,在全国雨花公益餐厅公益联盟——雨花基金成立的当年,雨花基金就选择了杭州市现为临平区的茅山社区作为试点,进驻了雨花公益团队。除建立了雨花公益餐厅外,还全面助力社区的文化建设、环境建设、民生建设等。

 

雨花基金的试点是想在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下,达到如下目标:

 

一.敬老养老是一个系统工程。进入社区举办雨花公益餐厅,并全面助力社会的多方面建设,除便利老人就近享受公益餐饮服务,更为的是营造一个老年人康养的整体环境。

 

二.进入社区,举办雨花公益餐厅是一个抓手,同时通过助力文化建设,推动社区敬老爱老和整体上仁者爱人氛围的形成和发展,会有利于并推动居家养老和邻里互助养老的良性发展。

 

三.要通过社区敬老爱老公益氛围的形成,培育雨花公益餐厅在社区的内生力。即雨花公益餐厅的义工逐渐在本社区产生和轮替。一般来说,雨花义工扩展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相对健康、相对青壮的老人在就餐中受感染,一种是其他年龄段的人士受雨花精神的感染,既成为食客享受者、又成为义工服务者。如果社区本身以这种途径产生义工,雨花公益餐厅和其所做的老年公益助餐服务,就会成为社区永不沉没的航母和永久亮丽的道德风景线。

 

四.社区整体上有了敬老爱老的氛围,个体上出现了从事老年公益服务的义工,整体和个体就会交互作用,形成老年公益服务的持续良性循环。

 

上述目标基本上都有初步的成效,2018年11月,茅山社区即被杭州市文明办评为杭州市五星级文化家园(当年共10家)。杭州出版社出版专著《礼乐 茅山》,专题介绍雨花公益助力社区建设的情况。

 

现在,对于已经进入社区或已与社区形成紧密合作关系的雨花公益餐厅,雨花基金都在依据茅山社区的已有经历和经验,帮助他们做出持续发展、良性发展的谋划。

 

雨花公益行动老年公益助餐服务的12年,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坚持走过来的。需要特别说到的是,雨花公益行动老年公益助餐服务的经费,主要都靠义工们———大多数是基层的民众和他们的家人一点一点挤出来、攒起来的;雨花公益行动老年公益助餐服务的所有成果,都是雨花义工每日每时、一点一点做出来的,其内在动力是他们在老年公益助餐服务中不断被激发的爱心善念………

 

 

作者 李勇锋 为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项基金和雨花行动公益基金主任;王中一 为中国老年人才网执行总编、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品牌建设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