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也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加速时期。在这一背景下,银发经济作为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021年以来,党中央颁布多项政策明确银发经济发展方向与任务,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更是首次出台的综合性政策。银发经济涵盖“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涉及老年人及即将进入老龄阶段的人群。从国家战略、个人生命周期、社会代际传递等多维度看,深入了解新老人(1960-1972年出生人口)及初老人群的需求和消费特征对银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50岁-65岁,这是一个人拥有大量可支配时间且身体机能状态较好的年龄区间。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我国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是80.88岁,男性是75.37岁(统计至2020年数据)。这意味着一位50岁退休的女性,在退休后她平均预期拥有27万个小时;一位60岁退休的男性,在退休后他平均预期拥有13.5万个小时。
新老人人群的群体特征
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消费内容注重康养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增长,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使老年人群健康状况提升。体貌与心态的年轻,他们既不认为自己老,更不愿被当作老。和他们每一位的交流都是积极、阳光、充满能量,尽管他们的人生经历里也不尽是富足安逸,但时代列车与年代教育塑造了他们对未来的乐观心态。新老人人群健康意识增强,更重视健康生活方式,倾向于消费康养产品和服务。
文化教育水平较高,消费观念开放包容新老人人群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学习能力强,积累了一定财富。在教育普及背景下,他们思维观念和消费习惯更加开放包容,成为文化消费主力军,对养老产品和服务需求多元。
互联网普及率提高,消费个性注重悦己新老人人群迅速融入数字化时代,新一代互联网平台不仅改变了新老人人群接收信息的方式,还正在改变他们消费的行为,以致建构他们的生活。中老年网民比例增长,对数字化产品和互联网消费接受度提高。他们以个性化和悦己为导向进行消费,积极参与线上消费和娱乐活动。
新老人人群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
新老人人群体财力稳固,消费能力提高 新老人人群经历了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是改革开放和互联网经济红利的享有者,居民收入增长提高了其消费能力,中老年群体财富殷实,对推动消费增长意义重大。
消费观念升级,消费意愿增强新老人人群规模扩大,教育和健康水平提升,消费需求增长且注重体验。我国居民消费支出金额攀升,新老人人群线上消费能力和意愿增长,消费模式从实体向线上转变,消费结构升级促使其追求品质、健康和个性化消费。
消费方式多元,消费内容拓展新老人人群线上消费领域扩大,关注消费品类多元化,偏爱家庭生活必需品,在旅游、内容消费等多领域表现活跃,短视频、直播等成为其社交和消费新途径,在多个领域展现多元化关注点。
银发经济中新老人经济的发展方向
智慧养老科技化互联网普及推动养老产业向科技创新和智能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如智能家居、适老化服务智能化改造等。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将满足老年人生活辅助和情感需求,适老化改造需求增长将推动居家消费方案开发。
健康管理主动化中老年群体健康需求增长,主动健康管理成为健康产业增长点。新老人人群在个性化健康服务参与度高,老年营养食品市场将增长,需开发相关产品与服务,加强健康教育和食品质量监管。
文教娱乐品质化新老人人群文化素养和社会参与意愿提升,老年教育应向赋能型转变,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中老年人文化娱乐需求增长,旅游市场应创新产品和服务,医疗美容和中老年美妆产业也将成为增长方向。
银发经济在我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新老人人群的消费特征和需求变化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在政策支持、多方参与和市场不断探索创新的推动下,银发经济有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来源:中国老年杂志社
(责任编辑:刘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