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银龄行动”品牌化发展,看看这几个省份怎么做
时间:2025-04-10 15:11:07

微信图片_20250410150853.png

2024年9月,全国老龄委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银龄行动”品牌建设,加强“银龄行动”理论研究,完善“银龄行动”品牌内涵,做好品牌推广。时隔半年,许多地方在深入开展“银龄行动”过程中培树特色品牌,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保障老年人权益、激活老年人口红利上更好地展现了品牌影响力。本报选取山东、湖北、海南、四川、宁夏等5个在“银龄行动”品牌建设上行动较快、成效初显的省份,邀请相关负责同志分享其品牌化发展经验,为各地高质量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提供借鉴。


“孝善齐鲁·银龄行动”

激活老有所为动能

山东省致力于推动老有所为与基层治理、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孝善齐鲁·银龄行动”品牌,形成具有齐鲁特色的“银龄行动”品牌矩阵。全省注册老年志愿者360余万人,在社区协商、移风易俗、纠纷调解、公益慈善、教科文卫等领域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省级层面,山东省聚焦资源整合,激活银发力量,引导11个省管涉老社会组织开展“银龄行动”,鼓励基层老年协会等涉老组织广泛发动老年人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基层民主监督、文教卫生、体育健身、探访关爱等活动。目前,全省70%以上的社区拥有“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

各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构建“一城一品”品牌矩阵。济南市聚焦高龄独居老人需求,探索“低龄帮高龄”互助养老模式,鼓励和引导邻里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慈善基金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互助养老服务。淄博市以社区为单位,建立“N对1”“N对N”帮扶机制,组织健康老人与高龄、病残、独居老人结对;开设“银龄学堂”,开展智能手机培训、防诈骗宣传等活动,惠及老年人超10万人次。烟台市开展“银龄幸福+”文化养老系列活动,打造“银龄阅读”“银龄研学”等文化品牌,建成老年文化服务站200个,藏书量超50万册;组织退休教师、文艺工作者开展“幸福+”系列活动,年参与人次突破30万。威海市创新搭建“银龄人才续航驿站”,组织引导2300多名银龄人才开展“银龄助威行动”,深入挖掘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专业特长的“五老”志愿者骨干,建立“市—镇街—社区”三级“五老”工作室运行网络,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东营市以“6070”老年人为主体的“V笑益起来”公益组织,下设“V笑十大系列”26个项目。日照市打造“银龄助学”品牌,由活力老年志愿者开展护学活动,有效减轻学校和家长的接送压力。

在打造品牌的同时,山东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银龄行动”创新案例征集和“银龄行动·品牌故事”遴选活动,广泛宣传“银龄行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先进事迹,讲好银龄故事,展现老年志愿者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精神面貌,营造支持、尊重老有所为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扩大品牌影响力,山东省推进跨域联动,比如联合重庆开展“鲁渝协作 银龄前行”活动,组织支教、义诊和孤残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发挥银龄志愿者的智力优势和技术专长,提升受援区县和单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

老年人不仅是社会关爱的对象,更是基层治理、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山东省通过省级品牌引领、地市创新实践、全社会协同参与,形成“银龄行动”品牌矩阵,引领老年志愿服务更好发展、更好服务社会。

“荆楚银龄行动”

探索老有所为实践路径

为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权利,促进老有所为,湖北省民政厅、省老龄办积极做好“荆楚银龄行动”筹划安排,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2024年,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印发《关于深入开展“荆楚银龄行动”的通知》,从宣讲红色文化、助推行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参与基层治理、开展健康服务、提供法律服务和融入互助养老等七个方面,对开展“荆楚银龄行动”进行部署。《通知》提出拓宽参与渠道、培育壮大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和加强宣传推广四条工作路径,并就强化组织保障提出有关要求,为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作用,推动践行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打造“荆楚银龄行动”品牌提供指引。

在2024年“敬老月”期间,省民政厅、省老龄办联合省直单位,联动武汉、襄阳、咸宁等地老年志愿者到社区开展法律宣讲、防诈骗指导、健康科普、文艺表演等活动,服务内容20多项。全省近2万家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的3.5万余名老年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1.2万场次。在开展科技援农活动中,省民政厅、省老龄办联合省科学技术协会,先后组织农业科技老专家对宜昌市点军区“科技助力水果产业发展”、神农架松柏镇“民宿经营管理与乡村旅游”、随州博裕公司“生态黑猪养殖技术”等项目提供针对性服务,利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组成银龄行动报告团,完成30场科普报告,内容涉及老年人糖尿病防控、慢性病护理、人工智能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受众达2000余人次。此外,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常年组织开展老年才艺、体育健身展示活动,联合省文旅厅等六部门举办的湖北省中老年人才艺大赛吸引3700余名老年人参与书法、绘画、摄影等投稿;会同省体育局等单位举办湖北省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推动“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幸福”成为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方式。

2025年,省民政厅安排经费60万元,开展“新年迎新·福彩送福”“银龄书香·智享阅读”“银龄闪耀·健康相伴”等5个主题的“荆楚银龄行动”活动,组织老教授、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等老年志愿服务人才走基层、进社区、进乡村,为群众送科技、送医疗、送文化、送法律服务等,发动全省全面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促进荆楚大地文化氛围更加浓郁、人文关怀更加贴心。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将继续开展“银龄耀荆楚·科技助乡村”活动,计划利用一年时间,组织银龄专家在10个市参与27个乡村振兴、行业发展项目,为群众和相关企业提供农业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沼气安全等技术指导,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椰岛银辉”释放老年群体正能量

今年3月,海南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举办学雷锋纪念日“三个11”暨千名志愿者承诺活动,全省19个市(县)同步启动包含银龄志愿服务在内的11项特色志愿服务行动。作为海南省“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品牌,“椰岛银辉”在此次活动中首次亮相、正式启动。“椰岛银辉”品牌一方面传播积极、健康的老年生活理念,另一方面展现新时代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

“椰岛银辉”的名称融合了海南的地域属性与老年志愿者的“银发”形象。“椰岛”源自对海南岛美丽自然风光的形象描绘,不仅代表了海南的自然美景,更寓意着这片热土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银辉”直接呼应“银龄”,既指代老年人的银发,也象征着智慧、经验与光辉。在“椰岛银辉”的引领下,海南“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项目汇聚众多老年志愿者,共同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琼海市有26万名新琼海人居住生活,其中不乏越冬的“候鸟”老人。琼海市旅游协会打造“候鸟”人才乐享中心,广泛吸纳、凝聚各类“候鸟”人才,发挥其专业特长,以志愿服务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来自教育、医疗、健康服务、热带农业、工程技术、文化、表演等多个领域的退休专业人士,以“候鸟”人才乐享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科普讲座、健康关爱和各类便民服务。琼海还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银龄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农户采摘果蔬、销售滞销农产品等。

碧海蓝天是海南独特的风景,环境保护是“银龄行动”志愿服务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妈妈环保团”持续开展净滩护海行动,定期到海口市白沙门海岸线清理垃圾杂物,开展环保宣传。仅今年一季度,“妈妈环保团”就组织带动近2000名志愿者参与净滩活动40次。目前,全省19个市(县)的“妈妈环保团”成员达到4.3万人,他们在商业广场、生活小区、海滩山林开展环保宣传,促使环保意识和行为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按照计划部署,海南省民政厅将协同相关部门搭建志愿服务工作平台、开展“银龄行动”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推动全省老年志愿者和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共奏“椰岛银辉”美好乐章。项目在启动一年内,服务不少于1万人次,开展志愿服务50场以上,服务总时长不低于8000小时,在全省兴起“银发耀琼岛,晚晴更生辉”的志愿服务热潮;到2026年,“银龄行动”在全省范围内规范化、制度化运行,“椰岛银辉”成为长期持续的老年志愿服务品牌;到2028年,“银龄行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成为老年人社会参与、老有所为的重要载体。


“天府银龄行动”

拓宽老年人社会参与路径

四川省聚焦乡村振兴和青少年关爱两大主题,谋划开展新时代“天府银龄行动”,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推动“天府银龄行动”机制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备、管理更加规范,成为全省老年志愿服务的重要品牌。

完善管理机制。聚焦项目实施、激励保障、绩效评价等重点环节,四川省加快构建“天府银龄行动”规范化管理体系;优化“天府银龄”老年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年人注册成为志愿者;依托老年大学以及老年协会等社会组织,按照省级设立总队、市(州)设立支队、县(市、区)设立大队、乡镇(街道)设立分队的原则,组建“天府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

支持活动开展。四川省将“天府银龄行动”纳入省级民生实事,选择基础条件好、作用发挥明显的80个县(市、区),投入省级资金1600万元,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老年人开展温暖伴童、青少年心理纾困、关爱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培育壮大“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计划21个市(州)全年开展不少于4800场次老年志愿服务活动。

实现供需对接。依托老年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四川省持续发布银龄人才需求目录和老年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老年志愿服务融入浙川东西部协作和省内结对帮扶工作,因地制宜开展服务。四川省还支持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与欠发达地区签订老年志愿服务结对协议,按需开展智力援助。

提供服务保障。四川省建立老年志愿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推广服务积分、会员互助等方式,激励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完善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公益性捐赠、合作协办等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入;根据志愿活动开展地区、服务强度、服务时间等情况,按需提前安排体检或健康评估,制订医疗救助等应急预案;积极引进商业保险,为老年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等,进一步夯实老年志愿者安全保障。


“塞上银龄行动”

引导老年人展现桑榆担当

为引导老年人在美丽新宁夏建设中展现更多桑榆担当,宁夏回族自治区打造“塞上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品牌。

宁夏坚持将“塞上银龄行动”列入自治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实际制订《深入开展新时代“塞上银龄行动”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和行业优势,健全老年人社会参与机制,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制定《关于培育发展“一老一小”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的指导意见》,大力培育发展为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广泛聚合社会力量。今年3月,“塞上银龄行动”启动仪式暨“银龄有为春风暖”老年教育成果展演举行,现场发布了《投身银龄行动 贡献银发力量》倡议书,吹响志愿服务总动员号角。

为丰富品牌活动,展现新时代银龄志愿者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良好风貌和进取精神,宁夏构建品牌活动体系,邀请“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王兰花担任“塞上银龄行动”品牌形象代言人,以榜样力量激活广大老年人参与动力。支持各市、县(区)依托资源禀赋和主体优势,创建“银耀湖城”“兰花芬芳”“银龄增辉铸卫来”“银耀六盘”等地方特色品牌,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展现新时代老年人的昂扬风采。此外,宁夏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印发“敬老月·重阳节”系列活动方案,通过发布慰问信、宣传推介“幸福银龄节”、走访慰问、大型义诊等方式,让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宁夏以团队建设促进氛围营造,全面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老有所为理念广泛普及。一方面,发挥老干部、老战士等群体专长,搭建吸引老年人参与的平台,组建社区“福妈妈”互助团、“银发老铁宣讲团”、微笑大妈巾帼志愿服务队、“湖畔婆婆”志愿服务队等银龄志愿团队,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养老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依托“数字民政—智慧养老”数智化信息系统,促进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精细化管理,提高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动能,同时持续拓展宣传渠道,推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深入人心,不断营造老年人自强奋进、友爱奉献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社会报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