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银龄行动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为老服务 > 长者俱乐部 >
《烽火记忆·梨花礼赞》开播 以“银龄之声”致敬历史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09-26 10:07:06


9月20日,一场由63位朗诵爱好者参与的红色主题朗诵会《烽火记忆·梨花礼赞》上演。


朗诵会以“传承红色基因、履行文化使命”为主题,由中华文化促进会指导,十方融海梨花教育(以下简称“梨花教育”)主办,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旅游产业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协办,以“银龄之声”致敬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为全国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与精神的双重文化盛宴。


银龄之声,重现烽火记忆

“我们的人民从四面八方高歌猛进,让信心和勇敢伴随着我们,武装我们的是最美好的理想,我们是和最先进的阶级在一起!”在演员斯琴高娃、梨花朗诵大剧院主理人宋雨及晚会总导演、梨花教育“梨游学”项目负责人李瑾的带领下,群颂《光的赞歌》为朗诵会拉开演出序幕。


1758853412542860.png

(斯琴高娃带领梨花教育学员朗诵)


在光影与声音的交织中,《不能忘却的纪念》带观众回望烽火连天的年代;《永远飘扬的红头巾》《祖国不会忘记——赵一曼家书》等节目再现了战争年代女性英勇无畏的形象。在现场的互动环节《不朽的抗战》中,观众接力朗诵自创短诗,形成了全场互动的壮观场面。


“节目形式丰富多样,我们希望以此为起点,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精神,让美好的声音艺术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幸福生活增添新的色彩。”演出者李素芬接受采访时表示。


“让老一辈在熟悉的记忆里重燃家国情怀,是我们有幸以梨花教育声音课学员身份为历史做的一次有声纪念。”演出者王春燕说出了很多像她一样的银龄演员的心声——那些藏在心底的、关于父辈、关于祖辈的记忆,有了更多可以诉说的方式。


据李瑾介绍,此次晚会筹备历时五个多月,项目执行团队超50人,是一次不计成本的投入,只为最终呈现出一场高标准、感动人心的作品。李瑾表示:“我们想为祖国献上一份属于中老年群体的声音礼物,让她们看到自己的声音是有力量的、自己的情感是值得被听见的。”


这正是这场演出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些银龄学员用声音讲述历史时,历史就不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活在当下的力量。



科技赋能,传承红色基因



《烽火记忆·梨花礼赞》的播出,不仅展示了“新中老年”群体的艺术才华和精神风貌,也彰显了梨花教育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与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集训方式,梨花教育运用自主研发的AI技术,为演员们提供了系统化、精细化的训练,极大地提升了朗诵水平和舞台表现力。


据了解,梨花教育依托1.5亿用户学习数据与3000万份教学样本,构建起覆盖AI导师、AI声音陪练师的智能教育矩阵,为中老年学员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训练方案。


基于九年行业积淀,梨花教育构建教研框架与26维人格模型,使AI导师具备超越普通教师的服务能力,可7×24小时响应学员需求,个性化定制学习内容,覆盖课程答疑、学情跟踪、情绪支持等全场景,课程结束后仍能持续提供“售后”陪伴,真正实现学习无终点。


梨花教育AI声音陪练师则破解了声音训练难题,针对中老年用户“不敢说、不会说”的痛点,梨花教育研发75种算法模型,结合讯飞字音分析与情感识别技术,提供从普通话纠正到角色扮演的19项评测服务。据十方融海梨花教育创始人、CEO杨楠透露,通过对93500名用户的2037万余份声音样本,以及28000余份专业教师标注的分析和学习资料,梨花教育的AI算法准确率能达到98%。


杨楠表示,未来梨花教育将持续发挥AI优势,为“新中老年”群体提供更多优质服务,也将持续挖掘更多类似《烽火记忆·梨花礼赞》的优质演出,通过创新的形式和手段,激发更多银龄群体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信。(记者 程静)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