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才信息库 老龄人力资源平台 老年摄影人才库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地方频道
网站无障碍
您的位置:首页 > 人才展示 > 传承 · 其他 >
胡同里有支“奶奶消防队”
2024-09-10 14:24:54

蓝天白云映衬着青砖灰瓦,街巷曲折点缀着朱门绿藤,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铁树斜街社区的樱桃胡同,十步一景,不少游客驻足打卡拍照。此时,4名身着红色T恤的老人出现在胡同中,她们走走停停,可眼神并没有锁定美景,而是在观察屋顶杂草是不是太多、院墙外有没有飞线、院子里有没有电动自行车和废纸壳……这4位老人是铁树斜街社区“女子消防队”的成员。这支成立于2006年的消防志愿服务队伍主要由社区居民组成。走过18个年头,她们早已成为胡同里街坊四邻的“消防热心人”和“贴心人”。

微信图片_20240910142121.png

“奶奶消防队”成立于2006年,目前平均年龄68岁。队员们日常科普消防知识,走街串巷查找火灾隐患点位。


组建队伍


突发火情让大家心有余悸

微信图片_20240910142136.png

铁树斜街社区的辖区面积不大,只有0.12平方公里,但在7条胡同里,平房院落多,且有观音寺、五道庙、梨园会馆、谭鑫培故居等区级文保单位,消防安全是头等大事。


“现在好多了,您没瞧见20年前,我们这儿的火灾隐患可不少,大杂院里住户多而杂,有的院子里住着50多户人家,电线年久失修,电表时不时跳闸,院子里的杂物、煤球都是隐患。”61岁的杨淑萍说话干脆利落,走路脚底生风,退休前她是铁树斜街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那时候就怕发生火灾,一烧一大片。”


当年胡同里的消防灭火设施也不完善,消防车无法开进狭窄的街巷,更不要说进入大杂院了,一旦着火,该如何救援呢?2005年的夏天,时任铁树斜街社区居委会主任的江萍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同事电话,一处大杂院的电表起火了。问明地址后,江萍猛地意识到这个院落有几十户居民,要是门口电表起火引燃房子,那居民将很难逃离。


好在这场火被及时扑灭,冷静处置这场火情的是一名具备基本消防安全常识的居民:断电、报警、灭火。赶来救援的消防员一句话让江萍恍然大悟,“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消防隐患,关键在于如何提早预防、及时发现、科学处置。”


这场火情也让江萍意识到,居民身边缺少一支懂得消防安全常识,会辨别常见火灾隐患,可以帮消防员将火灾防范的触角伸到胡同院落每个角落的志愿者队伍。2006年5月,在江萍的组织下,一支由12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组成的“女子消防队”成立,这也是北京首支女子消防志愿服务队伍。当年43岁的杨淑萍成为“女子消防队”的第一批队员,她也是队伍中较为年轻的队员,“当时队伍的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大家干劲十足。”


增进本领


70岁奶奶成“消防达人”

微信图片_20240910142152.png

在居民中开展火灾预防,单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得学点儿真本事。“女子消防队”成立之初就把附近的消防队——大栅栏消防中队当成“进修学校”,请消防员当“培训老师”。


队员入队之后,不仅要学习消防安全常识、家庭防火、初期火灾扑救以及火场逃生等自救知识,还在消防员的指导下,接受使用消防栓、接水带、打绳结、灭油锅等专业训练。年轻点儿的队员还制作了铁树斜街社区消防器材点位图,清晰准确地标注了辖区内的消防栓、消防箱和灭火器的具体位置,便于在有火情发生后及时到位,微小火灾抬手就能灭。


2013年,“女子消防队”扩员,新增队员25名。今年70岁的张松铭正是那时候加入了“女子消防队”。一开始她对消防一无所知,经过这些年的培训学习,现在的张奶奶已经是队里的“消防知识和技能达人”。


“比如说如何正确拨打119火警电话,加入消防队之前,我觉得应该是赶快把自己知道的所有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告诉接警员,但和消防员学习之后,我才意识到,这种做法不科学。”张奶奶说,“正确的做法是,听接警员的引导,他问什么,你答什么,因为人在慌张的时候可能说不清楚状况。”


张奶奶还补充说,如果胡同里起火,报警人最好能在巷子口引导消防员,“这些都是抢时间的关键点,节省一点时间就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如今,新成立的和平门小型消防站的队员经常来到“女子消防队”开展授课培训。“大部分队员都六七十岁,她们热情很高,很谦逊,身上那股认真劲儿一点不比年轻人差!”消防站班长郑午说。


“当时哪儿接触过消防啊。”73岁的任玉琴和张松铭同一年加入“女子消防队”,如今说起消防知识头头是道,“油锅起火该不该加水,灭火器的喷嘴该对着哪儿喷,这些知识我都是入队之后才了解到的。如果我们一问三不知,怎么能让居民信服呢?”


工作心得


排查隐患别伤了邻里和气


“用煤气罐做饭呢?旁边就是一道布帘子,这可不行啊。”


“蚊香下面怎么也没放个托盘,直接摆桌子上,烟灰掉落可有危险。”


“这插线板用了好多年了吧,该换一个了。”


……


每走进一个平房院落,眼尖的“女子消防队”总能第一时间发现隐患。正值午后,不少居民正在午休,如果恰好遇到出门的居民,她们就上前唠叨两句;如果院里没人,她们就把隐患记下,“别在午睡的时候敲门入户,居民容易反感。再说了,有些隐患我们不提醒个三四次是改不掉的。”张松铭悄声说。


铁树斜街社区老年居民多,有些老人有拾荒换零钱的习惯,还有些老人恋旧,不舍得将废旧用品丢弃,这也是“女子消防队”遇到的最常见的火灾隐患。杂物堆积不仅堵塞逃生通道,也极易发生火灾。同时,老人的逃生自救能力也相对较弱。


杨淑萍印象最深的是帮助独居又爱拾荒的刘老太消除隐患。刘老太不仅把屋里堆得满满当当,院里也成了她的储物仓库,很多邻居都抱怨、投诉。


“我们所有队员几乎都去劝过老人,她总是说‘这是我妈留下的,那是我婆家传下的’,拒绝清理杂物。后来,我们就改变策略,每次去先帮着老太太整理杂物,把纸箱、塑料瓶码放整齐,之后再帮老人打扫卫生,一起坐着聊会儿天。”


杨淑萍说,街坊邻居间总有情意在,尤其是老街坊,熟悉彼此的脾气秉性。时间一长,刘老太接受了队员们清理杂物的请求。“我们提前找好收废品的人,定了一个高于市场价的收购价格,差价由社区补上。等院里的杂物被清理一空,大家心里别提多亮堂了。”


为了让消防宣传和隐患排查更有的放矢,“女子消防队”在消防员的指导下,将整个社区分片、分区、分组,把片区内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等重点人群登记造册,把废品收购站点、大杂院等重点隐患点位列入防火工作台账,每个月协助消防员挨家挨户开展安全检查。


队员感言


一起做点实事充实又快乐


从成立时队员们的平均年龄50岁左右,到扩编时的60岁出头,再到现在接近70岁,18年间,“女子消防队”慢慢变老。队员们互相调侃着:“我们已经从‘妈妈消防队’变成‘奶奶消防队’喽。”


改变的不仅仅是队员们的年龄,还有社区消防环境、设施以及居民的安全意识。


“当年还允许燃放烟花爆竹,每到除夕夜,我们就拎着灭火器走街串巷,就怕噼啪作响的烟花爆竹落在屋顶上,等居民们燃放完烟花离去后,我们还上前扒拉扒拉,没有熄灭的话,就再浇上一桶水,有时要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回家休息,那几年没吃过一顿完整的年夜饭,没看过一次完整的春晚。”杨淑萍回忆。


随着西城区胡同片区腾退工作的开展,近些年铁树斜街社区的人口密度在下降,而消防设施却在增加。为了解决消防车开不进狭窄街巷的问题,西城消防部门在街巷里增加了不少“干式消火栓”,方便消防水带直达火灾现场。


不仅如此,西城消防部门还在大栅栏消防救援站的基础上,建设了两个小型消防站:和平门消防站和杨梅竹消防站,消防救援力量更加壮大,分布更加合理。烟感报警器、一键直连报警器等装备也装进了重点人群家中。


不变的是“女子消防队”参加公益服务的信念。今年80岁的提桂芳奶奶是队里最年长的队员,她在2013年入队时就已经69岁了,“现在腿脚变慢了,但脑子还算清醒,只要队里有活动,我都不落下,这些年学的消防知识不能荒废了。”


除了因为腾退而搬走的队员,其他队员一直都在,“女子消防队”能够坚持18年,不仅在于队员们都是“闲不住”的热心肠,还在于这支队伍让她们找到了归属感,在人生的“银龄”阶段还能发光发热。


“退休后我又被返聘,在单位干了几年。一天,我在家休息时正赶上‘女子消防队’来我们院宣传,一下子就吸引了我,这是好事啊,做的都是善事。2013年她们扩员,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张松铭回忆道,“‘女子消防队’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都以姐妹相称,大家一起为社区居民做点实事,充实又快乐,满足又自豪。”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刘倩彤)

Copyright ©2023 中国老年人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版权所有

关于本站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公安备案 11010102006066 京ICP备13004896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