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许都曾目睹过这样令人揪心的场景:一位老人正开心地享受着美食,可突然之间,就被呛得满脸通红,剧烈咳嗽,又或者食物卡在喉咙里,怎么也咽不下去,只能露出痛苦又无助的神情。这些看似偶然发生的小状况,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 —— 老年人吞咽障碍。
究竟什么是老年吞咽障碍?
吞咽,这个我们每天都要重复无数次的动作,看似简单自然,实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精妙的生理过程。从食物进入口腔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了一段奇妙的 “旅程”。正常情况下,食物从嘴巴进入胃,需要依次经过口腔、咽部、食道等多个部位,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吞咽障碍的发生。而老年吞咽障碍,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吞咽功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就像一台长期运转的机器,零部件逐渐老化磨损,运转起来不再顺畅。
吞咽困难的成因有哪些?
嘴唇无法紧闭: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嘴唇和舌头肌肉力量逐渐减弱,控制力也大不如前。在咀嚼食物时,常常会出现嘴唇无法正常紧闭的情况,这就导致口水或者嘴里的食物容易流出来,十分尴尬。而且,食物残渣还会残留在舌头和牙齿上,不仅影响口腔卫生,还可能引发其他口腔问题。
吞咽时咳嗽:喉咙肌肉控制能力不佳是导致吞咽时咳嗽的主要原因。在吞咽过程中,原本应该顺利进入食道的食团,可能会因为喉咙肌肉的 “失职”,不小心掉进气管,从而引发剧烈咳嗽。
吞咽后咳嗽:吞咽肌收缩能力不足,会使得食团卡在咽喉处,无法顺利进入食道。当吞咽结束后,这些残留的食物残渣就会掉入呼吸道,引发呛咳。
正常的吞咽分为哪些阶段?
1口腔期:食物进入口腔后,首先会被牙齿细细咀嚼,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便于吞咽的食团。接着,舌头就像一个勤劳的 “搬运工”,将食团向口腔后方推送,从而引发吞咽反射。
2咽部期:在吞咽的关键阶段,咽喉部会迅速向上提起,咽部与食道之间的括约肌也会适时放松,为食团的通过开辟通道。食团则顺着咽部肌肉的蠕动,像接力赛中的接力棒一样,顺利地从咽部传递到食道。
3食道期:食团进入食道后,便开始朝着胃的方向前进。一旦食团成功抵达胃里,位于食道与胃之间的括约肌会立即关闭,就像一道坚固的 “大门”,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这道 “关卡” 的存在,保障了食物能够顺利下行,完成整个吞咽过程。
吞咽障碍的症状有哪些表现?
牙齿松脱:老年人的牙齿逐渐松动、脱落,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硬质食物时,咀嚼变得十分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咀嚼。
口腔味觉退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口腔味觉逐渐退化,对食物的味道感知不再像年轻时那么敏锐,进食的乐趣也大大减少。
舌头或咽喉肌肉萎缩:舌头和咽喉肌肉的萎缩,会导致食物容易堆积在口腔和咽喉处,难以清除,这无疑增加了吞咽的难度。
食道入口狭窄:食道入口变窄,使得食物难以顺利通过,老人常常会有吞不下去的感觉。
声带活动和弹性下降:声带活动和弹性下降,会导致呼吸道保护不周全。在吞咽时,食物更容易误入气管,引发呛咳。
如何改善老年人吞咽障碍?
姿势调整:正确的进食姿势对于改善吞咽障碍非常重要。一般建议老人采用低头姿势进食,吞咽时将下巴往内缩,这样可以改变食物的流向,避免食物过快流入咽喉部,让进食过程更加安全。同时,要尽量避免仰头姿势,最好坐着进食,而不要躺着吃。
控制进食速度:大口进食是引发呛咳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老人小口吞咽,每吞完一口后,轻轻清一下喉咙,确保食物已完全吞下去,避免食物残留。此外,尽量避免使用吸管及普通汤匙,改用小汤匙或斜口杯,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进食量,减少呛咳的发生。
调整饮食质地: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调整食物质地至关重要。对于牙口不好的老人,应将食物切碎,选择软质或剁碎的食物。在必要时,还可以加入增稠剂来调整食物的质地,使其更易于吞咽。比如,对于吞咽困难较为严重的老人,可以将食物打成糊状,这样更容易吞咽。
老年人吞咽障碍虽然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并非不可改善。通过合理的食物质地调整、正确的姿势调整以及家人的耐心照顾,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在照顾吞咽障碍的老人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切不可急忙催促,以免让老人因紧张而加重吞咽困难。多一份细心和耐心,就能让老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拥有更加安全和舒适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关注老年人的吞咽健康,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温暖和保障。
来源“老年康护服务模式研究”课题组
上一篇:“老年康护服务模式”课题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