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疾病的侵袭。了解这些疾病的成因、症状及预防方法,是守护老年健康的重要一步。
一、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被呼吸系统疾病 “盯上”?
1. 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
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鼻腔加湿、过滤能力减弱,纤毛摆动速度变慢,导致抵御病毒、细菌的能力下降,外界有害物质更容易侵入肺部。
2. 肺功能衰退
随着年龄增大,肺的吸气能力和排痰能力都会下降,肺泡弹性减弱,气体交换效率降低。同时,咽喉肌肉退化可能导致吞咽功能失调,增加误吸风险,引发吸入性肺炎。
3. 不良生活习惯影响
长期吸烟是慢阻肺、肺癌等疾病的重要诱因,二手烟暴露也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此外,长期接触厨房油烟、粉尘、化学气体等,会持续损伤呼吸道黏膜。
二、老年人常见的三大呼吸系统疾病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呼吸不畅为特征的疾病,典型症状包括活动后气短(如爬楼梯、做饭时喘气)、长期咳嗽咳痰,冬季容易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病情会随着肺功能下降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2. 肺炎
肺炎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由于免疫力低下和吞咽功能减退,老年人容易误吸食物或口水,诱发吸入性肺炎。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呼吸急促,严重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呼吸衰竭。
3. 支气管哮喘
哮喘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为特征,老年人哮喘常与感染、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症状易在夜间或凌晨加重,需注意与心脏疾病区分。
三、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与预防
1. 戒烟:首要防护措施
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能显著降低慢阻肺、肺癌等疾病风险。老年人应尽早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环境,家人也应给予支持,创造无烟家庭环境。
2. 积极接种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流感及相关并发症风险,65 岁以上或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降低重症肺炎发生率。疫苗接种是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3. 适度锻炼:增强心肺功能
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以 “不气喘、不心慌” 为度。
4. 保持室内环境健康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粉尘、霉菌等污染物堆积。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雾霾天室内空气质量,厨房做饭时提前开启油烟机,减少油烟暴露。
5. 合理饮食与补水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菠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鸡蛋、瘦肉、豆腐),增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每日饮用足够温水(约 1500-2000ml),保持呼吸道湿润,减少痰液黏稠。
6. 预防感染:做好个人防护
流感高发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尤其餐前便后),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家人感冒时注意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四、科学治疗:早干预,早获益
1. 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疾病类型,医生会制定个性化方案:
慢阻肺 / 哮喘:常用支气管扩张剂(缓解气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控制气道炎症),需注意用药后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肺炎: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需按疗程服用,不可自行停药。
2. 氧疗与呼吸康复
存在缺氧症状(如活动后口唇发紫)的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家庭氧疗,改善组织供氧。同时,学习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技巧,增强呼吸肌力量,缓解气喘。
3. 及时就医,避免延误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持续发热、咳嗽加重、痰中带血;
呼吸急促(静息时呼吸频率>20 次 / 分)、胸闷胸痛、口唇发紫;
哮喘发作时药物无法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精神萎靡。
五、守护呼吸健康,从细节做起
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虽然常见,但通过戒烟、疫苗接种、健康饮食、适度锻炼等措施,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一旦出现持续咳嗽、气喘等症状,不要误以为 “年纪大了正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早期干预和规范管理,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呼吸更顺畅,生活更轻松。
关注呼吸健康,就是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今天起,用科学方法为肺部健康筑起防线,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健康的保障。
来源“老年康护服务模式研究”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