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炯炯、腰背直挺,说话中气十足、铿锵有力……如果不是提前了解,你一定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老人已有92岁高龄。他就是崔福根,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隐读村人。
1948年,青年崔福根到湖州学做生意,随后在湖州工作、定居,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崔福根以身作则、乐于奉献,带头攻坚克难,得到了同事、领导的一致认可。
2010年,78岁的崔福根决定落叶归根,回到家乡七都镇隐读村。78岁,这个在常人看来应颐养天年的年纪,却成了崔福根晚年生活的新起点。
“十多年前回到村上,我第一感觉就是变化大,很多人家盖起了小洋房,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崔福根说,作为一名党员,他看到家乡欣欣向荣,也想为之出一份力,于是他主动联系了隐读村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告诉崔福根,这些年,村里出了不少大学生,但是隐读村的历史是怎么样的,村上的年轻人却很少知道。
历史和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崔福根深知这一点,于是他有了一个计划——将自己年轻时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通过文字让年轻人了解隐读村、认识他们的故乡。
之后,写作便成了崔福根的新“工作”。崔福根不擅长使用电脑,但能熟练使用微信,微信聊天窗口的对话框成了他的写作板。他以手写输入法一个字一个字地输入,写完一段,就发给村里的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忙审核校对。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整理,万余字的小册子《隐读村解放前十年所见所闻简述》完成了。
小册子主要分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1938年至1948年间“红枪会”对隐读村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的隐读村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隐读村。崔福根还将《隐读村解放前十年所见所闻简述》捐给吴江区档案馆,现已被该馆永久收藏。
近年来,崔福根笔耕不辍,积极宣传家乡文化,《说说咱村的银杏树》《隐读村历史文化记忆馆纪实》等文章被多家媒体刊发。
十多年来,崔福根不遗余力挖掘乡村历史,传播七都文化。听说村里要重修历史文化记忆馆,他捐出了自己收藏的粮斗、升罗、连环画等,此外,他还邀请专业画家,一同完成了一幅展现上世纪40至50年代隐读村店埭廊繁华景象的写意画。
“那是在2022年末,村里有意请位画家,来画一幅上世纪40至50年代店埭廊的画。崔师傅知道了,便主动把这件事揽了下来,他说那时候的景象他还记得,也能联系到画家。”隐读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初,崔福根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一位画家,两人经过讨论商量,决定由画家执笔,根据崔福根的描述,用写意手法展现当年的店埭廊。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改,画作终于完成。
画作中,当年的店埭廊(受访者供图)
“河边有几家店铺,怎么排列,哪家最大,哪家最小,我都是反复琢磨和推敲过的。”崔福根说。
画作完成后,隐读村第一时间按比例制作了放大版,并将放大版陈列于乡风文明展示馆。画作一经展出,便收获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崔师傅参与制作的画作、编写的史料有很大的收藏意义,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隐读村的历史,崔师傅回馈家乡的精神更是值得敬佩。”隐读村工作人员说。
“我将尽己所能,继续为传承隐读历史、传播七都文化贡献绵薄之力。”崔福根说。
来源:苏州学习平台 作者:沈卓琪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下一篇:胡同里有支“奶奶消防队”